這是一個透過分享其他國家現行做法提供台灣民眾思考未來台灣的跨性別政策包含非二元性別制度應該如何制定的倡議網站。
為什麼叫做 SelfID.tw?
會命名為 SelfID.tw 原因是曾經有一個網站叫做 noselfidtw,宣稱現有大多數與跨性別相關資料是由支持免術換證或 Self ID 的團體提供。
然而實際上,根據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或是在法院判決書上的案例顯示,倡議者並無透過 Self ID 這個名詞進行政策倡議,因此這是屬於一種標籤化的行為。
因此我們發揮了 LGBTQ 的酷兒(Queer)精神,他們用這樣的詞彙攻擊我們,那我們就用這樣子的詞彙來自稱。
性別認同的科學基礎
性別認同以及性傾向(Sexual Orientation, Gender Identity, SOGI)是無形的概念,但是無形並非不存在、虛偽。
在世界精神醫學會發布於2016年的「性別認同與同性性傾向、吸引與行為立場聲明」提及,全世界約有0.5%的人(約有2.5億人口),其性別認同與出生指定性別不同,對於非二元性別認同的發展社會逐漸認知有其必要性。[1]
個人持續自我的性別認同,也為憲法第22條保障人性尊嚴、人格自由發展及人格權核心之保障範圍。[2]
對抗仇恨與霸凌
我們認為 noselfidtw 網站除了放置諸多負面訊息外,更直接試圖揭露跨性別者個人隱私資訊[3],同時試圖挑起仇恨並在政治宣傳中取得利益。
該網站透過切割跨性別族群為免術換證以及無免術換證的族群,來削弱原先就處於少數的跨性別者的聲音,並透過「反對免術換證」的口號試圖合理化為「只有反對部分較激進的人權觀念」。然而在吳宇萱[4]完成性別肯認手術後,仍然不停止揭露的行為,證明該網站的攻擊行為並非針對所宣稱的手術所降低的社會安全風險,而是對個人言論或是性別認同的攻擊行為。
「在求學階段,我們不一定會成為校園霸凌的受害者,但是多少會成為目擊者。當我們選擇無視霸凌行為時,其實就是在默許這種行為的存在。」
我們不願意成為道德上的不作為犯,因此有了這個網站的誕生。
台灣的現況
人生而無罪,過去協助跨性別者進行法律性別變更的內授中戶字第 0970066240 號有關摘除器官的規定,卻在今日成為了跨性別者天生有罪必須被處以酷刑的證明。該函釋因為增加法律所未規定之義務,違背憲法第 23 條之法律保留原則,且嚴重侵害跨性別者之身體權、健康權、人性尊嚴及人格權,於行政法院中屢次得到「拒絕適用」的見解。
透過每年約 8 例的申請案例,及勝訴比率可以得知台灣已經成為事實上(de facto)無須摘除手術即可進行法定性別變更之國家。但相關配套措施因為反對意見而阻止政府試圖推行[5]。
刻板印象與配套措施
2017年台灣進行同性婚姻言詞辯論期間,反對方曾以美國「Masterpiece Cakeshop v. Colorado Civil Rights Commission」(蛋糕店案)為例,主張同性婚姻會違反宗教自由。最終,蛋糕店案在 2018 年美國最高法院判決店主勝訴,因為處理委員會並未中立。
如 2017 年的言詞辯論中採信了反對方的說法,片面的從進行中的案件,進而認定台灣會發生相同案件時,是對於台灣少數族群的不公正。然而台灣在 748 號施行法通過至今,沒有發生類似蛋糕店案的事件。
noselfidtw 及類似的恐跨組織,在跨性別議題上使用了十分接近的手法,他們大量引用類似蛋糕店案的新聞,試圖引導大眾「跨性別者是有害的」如此的刻板印象。
其實這樣的問題是可以透過教育宣導,或不同配套措施的方式進行,以扭轉不正確的刻板印象,而實際上也曾有跨性別者希望能夠出現相關配套措施[6]。但反對方虛偽的要求提出配套措施的同時,反對政府投注資源進行討論[5]。如政府試圖透過性別友善廁所嘗試推行相關配套措施時,反對方反而無視偷拍事件可能是源自執行面上的疏失,惡意的攻擊試驗中的配套措施[8]。
逾淮為枳
人口八千多萬的德國在 2024 年施行了只需要三個月自我認同即可變更性別的法案,除了二元性別外,更包含了非二元性別,施行至今產生的問題並不多。反觀人口四千多萬並且只承認二元性別的英國發生的性別相關事件層出不窮。
春秋時代,齊國的晏子出訪楚國,楚王聽了想要羞辱晏子,綁了一個齊人,說他是盜賊,並問晏子「齊人固善盜乎?」(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盜嗎?)
晏子回答:「晏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乎!」(我曾聽說過橘子生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樹,生在以北就變成了枳,只有葉片相似,但是味道卻不同。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水土不同。民眾在齊國不偷盜,到了楚國就變小偷,難道是楚國的水土讓民眾變小偷了嗎?)[7]
歐陸的跨性別者到了英國卻好像都變成了性犯罪者,是為什麼呢?
公民科技與民主實踐
公民科技(Civil Tech)不但是台灣的強項,也是台灣對於民主以及自由這樣的共同價值的實踐,SelfID.tw 將會以公民科技的方式引導社會進行跨性別相關議題的討論。
聯絡我們
如果您對我們的工作有任何建議或想要提供資訊,歡迎與我們聯絡。
Email: 聯絡我們